读懂《论语》第一则,你便读懂了孔子

2023-06-29 17:08:13来源:个人图书馆-新用户86028838

文|玄枵

《论语》这本书,开卷的第一句便是:


(相关资料图)

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
《论语·学而》

这是三个反问句。不亦…乎?就是“难道不…吗?”为什么把这句话放在整部《论语》的第一句,是很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番的。

这三句话不能分开来读,因为它演绎的是学习的一个递进的过程。

一个人读书学习,孔子认为它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儿。这句话我们当年上语文课,语文老师把它解读成“学习并且不断地复习”,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。这是对汉语、汉字的不熟悉。“学”这个字,我们都知道它就是英语中的learn或者study嘛,“习”是什么意思?好像很少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。

我们常常都会把这两个字连起来用,就是“学习”。但是,学是学,习是习,是不一样的两种行为。为了了解这个字,我们还是先上甲骨文。

甲骨文中的“习”字的写法,是一对翅膀在太阳上面飞翔,意思就是说,一只鸟儿在晴空中练习飞翔。古代汉语大辞典《说文解字》里也说:习,数飞也。数飞,就是多次飞翔的意思。

这才是“习”的本意。所以,习不是复习,不是温习,是多次练习,或者多次实践。

一只小鹰刚出生的时候,通过反复观察老鹰飞翔的行为,而自己却不动也不敢动,也不敢把翅膀展开,这是学。而当老鹰把小鹰从山上推下去,小鹰这才展开翅膀,将以前观察得到的飞翔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,向山下飞去,这才是习。在初次练习飞翔时,小鹰应该会失败不少次,可能会面临各种危险,甚至会受伤,要经过不断地练习,反复地实践,才能最终像老鹰一样,掌握飞翔这门技能。

从此以后,小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,可以和父母一起在晴空丽日中飞翔,它们翱翔在蔚蓝色的天空中,心情一定是快乐极了。这不就是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吗?

我们知道了“习”是什么意思了,再看这个:时。有的版本解释,时就是时常、经常。我不赞同。学习《论语》,这本年代比较久远的书,我们一定要谨记:尽信书不如无书。一旦选择了一个误导性很强的版本,就跟着理解,就不能准确而深入地理解书中的真谛,说不定会被带偏了。

所以,“学而时习之”这句话中五个字中,有两个关键字:习和时。一旦理解错了,那我们就可能误解了圣人,也得不到什么思想启示。时,意思是时代、时间。所以,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,就是:学到了知识,在自己所在的时代,适宜的时机去践行它,那真的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儿啊。

就仅仅这句话,概括了儒家思想的精髓:积极入世。孔子所生活的时代,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。那应该是一个无道的时代。孔子读《周易》,必然对《周易》中的“天地闭,贤人隐”深谙于心,他自己也说过“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”。孔子虽然这么说,但是在那个昏暗无道的时代,他没有选择隐居,而是选择了砥砺前行。

在这一点上,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。时代如暗夜,孔子则惶惶如一只丧家犬一样在漫漫长路上修着自己的那条道,上下求索着自己心中的那一点光明。这是孔子最大的人格魅力。

就在当年,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,遇到了那么多普通人随时可能放弃的危难,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,辗转走了十四多年。有一次,他们迷路了,子路去打探,谁知光天化日之下,却受到了几个耕作者的嘲笑。他们奉劝孔子这个避人之士做个避世之人。

是啊,天下混乱无道,做个避世之人,做个隐士多好。但是,孔子不是那样的人,无论是邦有道,还是邦无道,他都要如一支箭,射出去了便再也追不回来。

他看不起隐士,觉得他们满腹才学,却不具备伦理责任。天下在滴血,百姓在嘶号,但隐士们高枕无忧,闭目养神,不仅没有一丝痛苦,反倒很愉悦。这样的隐士,比之杀人的刽子手,无什么高尚处。

所以,即便他当年周游列国败兴归来,却不忘传授弟子们: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仁,就是伦理责任、道德责任,孔子和追随他的那些弟子们即便身处于造次颠沛之中,也无终食之间忘却这种责任。

假如学而不时习,那他可能会很痛苦,饱读诗书,却一无所用,这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折磨。一个人能够学而致用,在所在的时代发挥自己的才能,那不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吗?即便这个习的过程很艰难,需要反反复复很多次才能致用,但总比怀才不遇好多了吧。

但孔子终究太天真、太理想,他的第一愿望还是落空了。当年,他早就料想到了这个后果:道不成,乘桴浮于海。从我者,其由也与。如果没办法学而时习之,那就去其次而求之: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
看甲骨文的“友”,两手相依,好似两个人在共同做一件事。那么,友就是志同道合之人。孔子希望他的朋友,能够具备直、谅、多闻这几个特点。孔子是一个耿直的老男孩,他选朋友,第一个标准也是直。直肠子,不绕弯弯,没有巧言令色、虚以委蛇。所以,当年孔子说:如果我的道没有习成,那希望我可以带着子路去隐居。

子路不是他最赏识的人,不是他最器重的人,却是他最信得过的人。他直率、坦诚,为朋友两肋插刀,除了学习不太好,几乎是一个标准的君子。

有句话叫“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斯世当以同怀视之”,孔子很幸运,他有三千弟子,在三千弟子当中,有不少都是他的精神知己。他们跟着老师骑马仗剑走天涯,连一个苦字也不说,那在当时,应该算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了。

在这一点上来看,孔子又是不寂寞的。他怀才不遇,但是自创私学,与一群特立独行的人结伴而行,培养出了多少和他一样的仁人君子啊。所以,孔子只是一个仕途失意者,而不是一个人生道路上的失败者。在他的门下,一群指点江山、激扬文字的年轻人怀抱理想,对时代的前途满腹憧憬,这怎么能不让孔子不乐呢?

他有自乐的能力。无论身处何时何地,所临何事何境,都能安然于心。《论语》中讲:“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”我是很相信的。如果去圣得见真孔子,那么孔子就是一个完美的普通人。他离我们那么远,又那么近。远的是,他一个人遗世独立、踽踽独行,望之俨然。而远的是,他的一言一语都平白如话,一举一动都如在目前,即之也温。

即便他当年没有创办私学,仕途失意的孔子定然也不会跌入痛苦的深渊,为之不能自拔。试想,他经过宋国,在一棵大树底下和弟子们习礼,遇到了司马桓魋,差点丢了老命。

他过郑到陈国,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,被人嘲笑,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。

他在陈国,因为不受到待见而被围困在半路上,前不靠村,后不着店,随身所带粮食吃完了,还没有人来解救他,于是绝粮七日,连续七天都没吃饭。要不是子贡找到了楚人,恐怕早就命归黄泉了。

周游列国的十五年的确几次三番差点被杀,差点饿死,四处奔波,可是回来后的孔子却依旧谈笑风生。晚年的他过着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”的生活,但是他仍然觉得“乐在其中”。这个时候的孔子,早就怡然自得、乐天知命了。你问孔子他有没有遗憾,也许是没有的,因为“不义而富且贵,与我如浮云”,杀身成仁,舍生取义,于仁义二字,定是了然无憾的。

有人说,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。有人打趣说,难怪在孔子出生之前,大家都点着灯笼走路。可是,孔子就是孔子,他的一生,看似千疮百孔,却活成了我们眼中的典范。他是那个黑暗时代的一盏明灯,也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。

作为孔子的追随者,几曾跌入怪圈,在边缘处打转,是孔子隔着时空伸出了一只有力的巨手,将我拉出了生活的泥潭,让我始终能够明心见性、自信笃定地为己志而继续前行。

《论语》的第一则,与其说是写给莘莘学子们的劝学之言,不如说写给每一个普通人。我们明白道理,不一定会讲道理。我们怀抱知识,不一定会用知识。《论语》将它放在第一位是为了告诉我们,真正的学问,从文字知识中来,往做人功夫上去。学习的最终目的,是成为一个往来自如而不凝滞于物的人,这样的人,才堪称君子。

一个人很容易在受到赏识时会心一笑,在酒逢知己时会心一笑,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身处困窘之境,穷途末路时仍能够怡然自得。

故而,“人不知而不愠”的确是做人的最高修行处。试问,身边有多少人能做到口不臧否人物,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喜怒而不形于色,又有多少人能够在失意时不怨天尤人呢?一句“人不知而不愠”,将古来多少翰墨风流的文人排除在外。

不是读了书,就能够有修养的。所以,孔子劝学,总是告诉弟子,要先做到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。如果具备了以上这些品质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学文的事情,在孔子看来并不是那么重要。比学文更重要的是,通过学文不断习得,成为一个本本分分、堂堂正正的人。

整部《论语》也是在说明这样一个事实。写到这里,更觉这第一则,是多么的有分量。这句话是《论语》的总纲领,我们把整部《论语》读透了,才明白这本书是帮助我们完成一次兽性到人性的飞跃,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人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金自天正(600560.SH):董事长杨光浩辞职 郝晓东接任
下一篇:最后一页